环球平台登录入口

联系我们

环球平台登录入口 联系人:程经理 手机号:18909660828 座机号:0556-6980508 地 址:桐城市华东塑料城

管好一只塑料袋到底有多难?

来源:环球平台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2-05 16:28:22

产品详情

  废弃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农用薄膜等对环境能够造成的侵害统称“白色污染”。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每年塑料使用量约为3000万吨,其中10%不可回收,而3%左右作为垃圾丢弃而成为“白色污染源” 。

  连日来,记者调查表明,在台州,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废弃塑料制品所占比例更高,更不容忽视。

  当各种塑料袋从超市、菜场等地被当作“必需”工具,流入千家万户,最终被市民当作生活垃圾扔掉。

  昨天,记者来到椒江沙北生活垃圾填埋场这座正在超负荷运转,一直消纳椒江城区的大型垃圾填埋场,最多还能运转半年左右,将面临“封场”。

  驱车进入场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黑色的垃圾包像重峦叠嶂的山脉,已经没办法再倾倒,全都用黑色的尼龙薄膜覆盖着,个别的垃圾堆,五颜六色的废弃塑料袋在海风中飘扬着。

  这时,有四五辆垃圾车在排队等候处理,让记者疑惑的是垃圾清运车边上还有30人在忙碌。他们大都是中老年妇女和一些老头,每人背着一个箩筐,做着同样的工作,即在新运来的垃圾堆中,分拣各种塑料袋。当装满一箩筐后,被打包成一个个包裹,堆在路旁,等待运走。

  这就是所谓生活在垃圾场内的“拾荒族”。一名来自河南的妇女悄悄和记者说,她从事这一行已经10多年,在这里将近3年,在这赚得最多,每天能拣10多袋废弃垃圾袋。

  臭气冲天,又从垃圾场运出来的废弃塑料袋有何用途?场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员介绍,它们被分解、回收后,大多数都用在生产塑料颗粒,即塑料原料,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产业。

  但是,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心,这种直接从垃圾场“返回”的塑料垃圾,在运输、生产中,是不是真的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值得环保部门关注。

  椒江沙北生活垃圾填埋场场长陈国平也和记者说,这种“拾荒”产业早在数年前就形成。据他了解,现在每天运进填埋场的垃圾约800吨,而且还在一直增长,包括塑料袋在内,其中废弃的塑料制品占10%以上。

  记者了解到,沙北垃圾场这块地被封之后,基本30年之内都只能作废地,30年后大概会基本稳定下来,但之后估计也只能做一些景观建设,比如建公园,由于垃圾的有害成分比较多无法建房子。

  上世纪80年代,广东零售业最先开始向顾客附赠塑料购物袋,此后迅速普及到大江南北。当年的媒体对这一“便民举措”曾大加赞扬。但是,跟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方便”却变成了越来越让人头疼的环保大问题。

  据测算,每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3吨石油。且研究表明,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自然腐烂需要200年以上。埋掉吧,占用土地,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还会污染地下水。烧掉吧,会产生有害化学气体,损害人体健康。难怪英国《卫报》曾把塑料袋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这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台州市环科院院长万林解释说,白色污染有两大危害,一个是视觉污染,另一个是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城市中,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例如散落在铁道两旁、江河湖泊中大量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挂在枝头上的超薄塑料袋,这些都给人类带来不好的视觉刺激,人们对此反映强烈。

  与视觉污染相比,塑料袋的潜在危害更让人担忧,废旧塑料袋进入环境后,由于很难降解,会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会导致动物死亡。最重要的是,废旧塑料袋很难处理,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没办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白色污染在我们的祖国已经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据统计,全国仅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如此惊人数量的塑料袋在废弃之后,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其对环境的污染一点也不为过。为缓解这一问题,很多城市都曾大力倡导环保消费,但收效不明显。”万林说。

  据业内人士分析,塑料垃圾没有正真获得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的不回收利用,垃圾最终的处置方式基本上停在堆放或浅埋的水平,一些城镇将江、河、湖岸作为天然垃圾场。

  据调查,在台州各地,还有一些乡镇,因为考虑到运输成本,还采取一些就地填埋和焚烧的土办法。同时,因为管理薄弱,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缺乏相关的法规,以及人们对环境意识比较淡薄,造成滥用和随意乱倒现象相当普遍,这并非塑料制品本身的责任。

  万林也认为,废弃塑料制品进入焚烧厂后,如果真正按照严格程序和科学的办法,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可控的。

  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多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白色污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命令的效果是有限的,由于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禁白”令也好,“限塑”令也罢,因应者寥寥而显得苍白无力,或成一纸空文。

  和其他城市一样,在垃圾收集、处理等方面,台州也一直在努力和进步,已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但是,对生活垃圾的主要污染源,即废弃塑料的处置,还落后很多,甚至存在诸多空白。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塑料袋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是因为它极为便利。虽说菜篮子好,但上班族是不可能一手拎着书包,一手拎着菜篮子去上班的。布袋也不错,但和国外购买净菜的习惯不同,我们有自己的国情,从农贸市场购买蔬菜后,布袋清洗起来又特别麻烦,而且碰到肉类或鱼虾等水产品怎么办呢?况且许多家庭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拿塑料袋充当垃圾袋。一旦精打细算的主妇们认为购买垃圾袋远不如使用废弃的塑料购物袋合算,那么,这项政策的执行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虽然在辽宁、江苏一些省份,通过地方立法,希望遏制传统塑料制品对环境的侵害,但要消除这一罪魁祸首,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市环保局生态处一位负责人说。

  曾有环保方面的有经验的人指出,美、日、德等国都将治理白色污染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考虑,不仅指向消费者,也指向厂家和商家。原则是谁制造、销售、消费,谁就有避免产生、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并对分解这项义务作出了操作性很强的详细规定。同时,不仅有“罚”,还有“奖”。利用优惠政策,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加工、利用者的积极性。

  为此,万林也建议,要逐渐消除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得从源头上抓起,除了从生产环节抓起外,要加大城市垃圾分类的步伐,逐步让市民养成好的垃圾处理习惯。现在最紧要的还是向民众倡导少用塑料袋的环保理念,引导和鼓励顾客自带购物工具。同时,还要树立垃圾分类意识,方便塑料袋回收。